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1卷  第1期

Graphical Contents
2016, 31(1): .
摘要(250) PDF(790)
摘要:
碳纳米管互连技术新进展
杨立军, 崔健磊, 王扬, 梅雪松, 王文君, 谢晖
2016, 31(1): 1-17.
摘要(681) PDF(1308)
摘要:
随着功能器件互连导线的规模逐渐扩大,导线的尺寸不断减小,量子效应明显加强,未来将导致目前采用铜互连技术的微纳功能器件无法遵循传统半导体物理的原理工作。碳纳米管凭借其独特的一维纳米结构而具有优越的电学、热学及机械等性能,有望取代铜连线而成为下一代芯片的互连导线材料,而碳纳米管的互连技术则是结构制造、功能器件制备或其组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已成为国际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本文详细概述碳纳米管作为互连导线的优越性能、互连形式、互连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
多巴胺对多壁碳纳米管侧壁的生物功能化及其聚(酰胺-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Shadpour Mallakpour, Amin Zadehnazari
2016, 31(1): 18-30. doi: 10.1016/S1872-5805(16)60001-X
摘要(636) PDF(723)
摘要:
采用微波辐射法,以多巴胺(Dop)为改性剂,多壁碳纳米(MWCNTs)管与多巴胺间形成共价键合的功能化。通过FT-IR、XRD、TGA、SEM和TEM对多巴胺功能化的MWCNT-Dop进行表征。MWCNTs得到高度功能化,可作为一种MWCNTs酚基化的有效方法。采用溶液共混工艺制备出MWCNT-Dop增强的聚(酰胺-酰亚胺)基复合材料。通过高能超声,MWCNT-Dop(0~15 wt%)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TGA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拉伸力学测试表明,随着MWCNT-Dop含量的增加,该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增加。
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石墨烯表面生长碳纳米管
赵建国, 邢宝岩, 杨辉, 潘启亮, 李作鹏, 刘占军
2016, 31(1): 31-36. doi: 10.1016/S1872-5805(16)60002-1
摘要(518) PDF(961)
摘要:
将硝酸镍溶液与氧化石墨烯溶胶混合后冷冻干燥,然后通过真空热还原得到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石墨烯粉末。以天然气为碳源,在1000℃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石墨烯表面和边缘生长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将孤立的石墨烯片层结构有效地联接起来,组成空间互联网络结构,从而构建了电子、热能和载荷有效传输的通道。
基于CoNi-双金属氢氧化物//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构筑
谢莉婧, 孙国华, 谢龙飞, 苏方远, 李晓明, 刘卓, 孔庆强, 吕春祥, 李开喜, 陈成猛
2016, 31(1): 37-45. doi: 10.1016/S1872-5805(16)60003-3
摘要(768) PDF(867)
摘要:
以高电容特性的CoNi-LDH作正极,活性炭作负极,6 mol/L KOH溶液为电解液构筑CoNi-LDH/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由于这两种材料在同一种电解液中发生可逆循环时对应的电化学电势范围不同,因此通过组合这两种电极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对称电容器工作电压低的问题。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组装非对称电容器在碱性水系电解液中,其工作电压可以达到1.5 V。通过比较它与基于两种电极材料对称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曲线可以看出,非对称电容器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在功率密度为102.3 W·kg-1时,其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6.3 Wh·kg-1
超临界正丙醇回收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严华, 吕春祥, 经德齐, 常春报, 刘纳新, 侯相林
2016, 31(1): 46-54. doi: 10.1016/S1872-5805(16)60004-5
摘要(975) PDF(679)
摘要:
研究了降解温度、反应时间和添加剂对超临界正丙醇中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回收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单丝拉伸对回收炭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降解速率加快,但回收炭纤维力学性能略微降低。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降解速率降低,回收炭纤维力学性能降低。1%质量含量的KOH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回收效率。伴随K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降解速率没有明显提高,而使回收炭纤维力学性能变差。合适的反应条件对回收具有清洁表面、良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完好保留的炭纤维至关重要。回收炭纤维表面化学的微弱变化使回收炭纤维同环氧树脂的接触角略增加。超临界正丙醇是一种回收炭纤维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
纳米炭纤维改性对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的影响
卢雪峰, 肖鹏
2016, 31(1): 55-61.
摘要(489) PDF(557)
摘要:
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法在炭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后,再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出纳米炭纤维改性C/C复合材料。采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考察纳米炭纤维改性C/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对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纳米炭纤维改性后C/C复合材料的摩擦过程更平稳,磨损量减小。纳米炭纤维与热解炭形成复合基体,这种复合基体在摩擦过程中形成高强度高模量的摩擦膜,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
煤焦油在三氯化铝作用下催化炭化的研究
段淼, 田永明, 李四中
2016, 31(1): 62-67. doi: 10.1016/S1872-5805(16)60005-7
摘要(596) PDF(724)
摘要:
采用AlCl3作为催化剂,在633~1873 K和一定压力下对煤焦油进行催化炭化,得到催化炭化焦,并对其进行了高温处理。利用热重,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偏光显微镜表征催化炭化焦的聚合程度,微观结构和光学织构。结果表明,AlCl3显著地加速了煤焦油的聚合并使之发生了脱氢反应,在673 K即可以得到具有高残炭率的焦。其中,AlCl3的存在可以得到具有海岛状结构(即中间相微球分布于各向同性炭中间,且各向同性成分并存)的催化炭化焦。
基于双值参数化方法且考虑制造约束的炭纤维复合材料铺层优化
刘哲, 金达锋, 范志瑞
2016, 31(1): 68-76.
摘要(447) PDF(501)
摘要:
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对炭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铺层数量和顺序进行优化。优化问题中以铺层质量为目标,并以刚度和制造约束为约束。采用改进双值参数化方法对铺层的材料性能进行插值,并基于凸规划对偶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为了适应凸规划对偶算法的特点,将关于铺层角度的制造约束表述为少量非线性约束。同时引入离散度约束和惩罚指数以消除优化结果中的中间变量。算例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丙烷CVI工艺热解炭沉积非均相反应动力学模拟
汤哲鹏, 徐伟, 李爱军, 张中伟, 白瑞成, 王俊山, 任慕苏
2016, 31(1): 77-86.
摘要(558) PDF(554)
摘要:
分别运用总括非均相反应机理和详细非均相反应机理,结合均相反应机理(包括285种气相组分,1074个气相可逆基元反应)来模拟C3H8在CVI工艺条件下炭纤维表面热解炭的沉积过程,进而对实验中的气相组分和热解炭的形成过程进行预测。总括非均相反应机理对炭沉积反应进行了简化处理,气相中的烃组分直接在表面脱氢沉积为热解炭;而详细非均相反应机理则利用表面基元反应来描述热解炭沉积过程,包括66种表面组分和250个表面基元反应。本文以C3H8为炭源,N2为稀释气体,温度1173~1323 K、低压(2.6 kPa)和滞留时间为0.5~4 s条件下的连续搅拌釜反应器为模型进行模拟,气相组成和沉积动力学两方面的预测与实验结果都较好吻合。计算表明在该设定条件下热解炭的前驱体主要为不饱和小分子(C2H2和C2H4)和甲基,进而利用这些组分定量解释热解炭的沉积动力学。
快速积炭法制备形貌可控的中空纳米炭材料
刘洪阳, 冯振豹, 王嘉, 刁江勇, 苏党生
2016, 31(1): 87-91. doi: 10.1016/S1872-5805(16)60006-9
摘要(503) PDF(643)
摘要:
介绍了一种大规模制备形貌可控的中空纳米炭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以金属氧化物为模板,利用乙苯分子在金属氧化物表面高温快速产生的积炭为炭源,除去模板后可以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纳米炭材料。该方法简单、高效、低成本,具有普适性,制备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昂贵的表面活性剂为炭源。利用该方法,以实验室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和商业的氧化锌纳米球为模板,分别成功的制备出中空纳米炭管和中空的纳米炭球。该合成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制备其它形貌的中空纳米炭材料并用于催化和能量储存等领域。
分散剂对石墨水悬浮液分散性能的影响
王丽丽, 于锦, 李正元
2016, 31(1): 92-96.
摘要(1245) PDF(3170)
摘要:
通过测定分散体系的吸光度,探讨不同浓度的各种分散剂对石墨水悬浮液分散性能的影响,其中添加含有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三种复配分散剂(SGDF1、SGDF2、SGDF3)的石墨水悬浮液分散效果较好。进一步研究在复配分散剂存在下,pH值、静置时间对石墨水悬浮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大于7后,石墨水悬浮液的分散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pH值为9时,Zeta电位绝对值最高,吸光度最大,分散体系稳定性最好。添加分散剂的石墨较未添加分散剂的石墨聚集程度明显减弱,分散性能变好。其中添加SGDF3的石墨水悬浮液的石墨的聚集程度最小,分散稳定最佳。